首页
>新闻资讯>水电风采
肖若:荆楚汉子天涯海角治“长龙”
  在绿水、青山、海韵、椰风的三亚一隅,三亚西水中调工程引水隧洞犹如一条汲水“长龙”,而在其施工现场中央一个忙碌身影却格外引人注目,他穿着一身蒙着薄薄灰尘的旧工装,冒着汗珠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,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。交谈间,只有在说起那句“我是湖北当阳人时”,才不由自主地切换成了家乡话。
  他就是肖若,一名共产党员,现任中国能建南方建投广西工程局三亚西水中调项目部经理。自2010年以来,肖若曾先后参与过广西南宁、防城港电厂和贵州铜仁市道路、仁怀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重难点工程的建设。多年来,这位荆楚汉子从一名青涩的项目安全员成长为精练的业务骨干,先后获公司“青年岗位能手”“先进生产(工作)者”“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,把自己最炽热的汗水洒在了南疆这片热土上。
  一剂良药祛疑难
  “我宣誓:树立‘安全第一,以人为本’的安全理念,牢记‘质量第一 科学管理 守约重誉 用户满意’的质量方针……”在“质量月”活动启动仪式上,是身为党支部书记的肖若铿锵有力又催人奋进的领誓。
  “各防洪度汛应急小组听命,请迅速集合到位,实施5号施工支洞救灾抢险。”在防洪度汛应急演练上,是作为应急救援小组指挥长肖若泰然自若、有序指挥的身影。
  任何角色转换下,安全和质量始终都是肖若用来“医治”三亚西水中调工程这条汲水“长龙”的“良药”。三亚西水中调工程引水隧洞全长28.1公里,输水主隧洞设计引水流量为7.89立方/秒,洞径4米,隧洞最大埋深约655米,施工支洞斜井最大坡度达27.54°,主洞综合勘察、超前预报及施工通风出渣均困难不小,想要彻底治服这条汲水“长龙”绝非易事。
  困难面前更激发了肖若爬坡过坎、滚石上山的斗志。外表看似魁梧的肖若早已细心地做好了应战准备,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,聘请教授级高工作为技术专家,组建项目管理领导小组,给这条沿途即将需要穿越大小共计约54条断裂带及三亚市垃圾填埋场、小鱼温泉等各种不良地质段的“长龙”备好主治“医生”,开好岩塞爆破等创新技术“处方”。
  战鼓响,号角鸣,兵雄姿矫的肖若带领项目部以“质检系统管理、过程控制管理、诚信建设管理”三把利剑,以基于web端、PC端打造的施工监管平台,共享BIM模型应用数据,使用移动巡查App功能这“三驾马车”,一鼓作气直击工程“病灶”,形成了三维可视、大屏展示和即时监管的规范化工程管理体系,取得了工程管理和建设品质提质增效的“双胜利”。
  “项目部坚持把企业文化建塑、精细化管理融入到‘安全文明工地’创建之中,势必要将三亚西水中调工程打造成品牌工程、优良工程和精心工程。”狭小阴暗的隧洞内,将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,抓在手上,放在心上的肖若双眼如炬,自信满满。
  一盏孤灯逐天明
  深夜,三亚项目部营区内静谧无声,北面一隅的办公楼亮起一盏孤灯。
  一天的工作结束,肖若打开电脑,记录当天工作落实情况,“每天150多名工人在隧洞内开展掘进施工,项目部近20人实行轮岗作业,确保17个作业面14条支洞每天4米的开挖进度,定期安排专人对生活区、作业区和车辆、工器具等进行消毒,准备专车接送外省返岗隔离观察期满员工。”忙不迭地,肖若又在日报表上加上一句,“严格落实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,最大限度减少工地现场人员流动”,却忘了夜已深,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按时睡过一次好觉了。
  面对今年年初战“疫”与攻坚的双重考验,肖若一直与施工人员在防疫复工第一线,成立防控工作小组,商议防控预案,细化防控责任,启动应急防疫工作。同时积极与辖区政府形成联防联控,组织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不等不靠主动出击,提前实施地毯式无差别式排查,慰问附近社区、路口防控点的工作人员,疫情防控工作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非睡眠时间。
  2020年是三亚西水中调工程的最关键一年,项目面临着所有支洞进入主洞、主洞开挖60%以上、地质断裂段的处理、温泉地热的处理、通风等复杂的情况,它的复工备受关注,从人员机构设置、工程质量、安全监管到项目部不良地质勘察、施工方案调整都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。
  海平线上的太阳刚一露脸,肖若又迎来了新一天的“循环”。早上7时,匆匆吃过早餐的肖若就一头扎进了引水隧道开挖最前端的掌子面。即便24小时不断鼓风,隧洞内依然闷热,顾不上高温和潮湿,肖若一路查看隧洞情况、监控量测数据,检查开裂和掉块现象,现场调整施工方案,研究优化爆破、衬砌以及混凝土等施工工艺。
  一个多小时的工地巡查后,肖若召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配全天的重点工作:跟踪了解发热病人身体状况,做好营区消毒,做好临时隔离观察点人员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……晚上8:10分,肖若刚刚端起碗来准备吃饭,便接到电话要安置刚以“点对点”接送方式返岗的在鄂人员。他扔下碗筷,戴上口罩,疾步赶到营地隔离观察点,安排返岗员工监测体温、签署承诺书,做好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准备。
  “我们都是湖北人,是老乡也是同事,我有义务保障大家安全快速进入工作岗位,确保海南这一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工程复工达产,大家小家都要顾。”殊不知,嘴上说着大家小家都要顾的肖若,从2019年4月来到项目后,他几乎就没离开过工地。
 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,原本准备回家过年的肖若又留在了工地上,对远在湖北不能兼顾的父母,他虽心有愧疚,但直言自己并不后悔。“春节期间我们不停工,但留守的工人数量比平时少,疫情发生后又有很多工人被困在家乡无法赶回,人手严重不够,哪里需要我们就得顶上去。”时常,肖若把担忧和牵挂存在手机里,想念家人时打个电话问声平安。
  一把严尺丈天涯
  热火朝天的6月,站在三亚西水中调隧道项目现场,面前的工程已累计洞挖进尺达1060.2米,其中6个施工支洞也刚刚进入主洞洞挖施工阶段。
  说起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,原本亲切随和的肖若一下子像变了个人,指着不远处正在绑扎钢筋的施工人员严肃地说,“再忙再热,安全帽都必须带好,保护自己比什么都重要!”“这里的铁丝缠得不符合要求,不要大意,应该这样绑才牢靠。”说话间,他大步走上前将安全帽扣在施工人员的头上,又亲自上阵示范正确的钢筋绑扎方式。
  “他喜欢和一线工人交朋友,和他们打成一片。但涉及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,却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在施工人员眼中,肖若是“救火队长”,总能将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,而他却笑言“我是工地上的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——隧道开挖工、架子工、安全员、质检员、防疫消杀人员。
  虽然已经是项目经理,应该负责工地的生产协调工作,但“闲不下来”的肖若依然穿梭在工地的每个角落——检查支洞、农灌施工现场、生活营地及临建设施等防台防汛应对准备工作,实时关注天气和灾害预警信息,确保人员在岗值班,及时补足沙袋,加固临建设施,做好暴雨前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停放和配电箱除险,并反复叮嘱施工人员,“雨季高峰期,下雨的时候,要高度警觉,随时巡查,雨不停,人不能停”。
  自疫情暴发以来,六个多月快节奏、高强度的工作,让37岁的肖若华发悄染“微霜”。施工人员们都劝他“休息一下”,他指着前面轰隆作响的“长龙”说道,工期紧任务重,趁着现在晴好天气,6号施工支洞开挖要加快速度,1号施工支洞的抽水也要抓紧,哪有时间“休息”?
  正是这位和时间赛跑,与疫情较量的荆楚汉子,让当地政府和新闻媒体在提起三亚西水中调工程时无不竖起大拇指。开工以来,项目完成产值突破3亿大关,无任何工程质量、安全生产和无环境污染事故,工程爆破一次成功率高达97.8%……”天涯海角处,三亚西水中调工程这条汲水“长龙”即将破土而出,腾空入海。